最近两个月一直在读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上周读完了,意犹未尽,这书写的好啊,读起来上瘾,短短几行字就能将王侯将相间的勾心斗角勾勒得惟妙惟肖。
整套书以明朝历代重大事件为主线,而以王朝兴衰、人生价值为辅线,一个个故事的背后,是一个个活生生人的追求和价值,更是一个个正面或反面教材。
读完全套书,我也有过很多不解、疑问,现在我想可以将这些想法拿出来,再回头来翻一翻书,找到一些自认为的答案。既是锻炼自己的思考力,也是帮助自己回顾一下部分模糊的记忆。
读完崇祯皇帝,最大的疑问,自然是这么个好皇帝(至少有很多优点,比如,认真当皇帝、勤奋、节俭、任贤……),怎么就成为了亡国之君?
这个问题可能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回答出来的,我想先从一个表面的点说说——穷。
崇祯年间,我们看到满篇就是「穷」,因为穷,辽东有了兵变,因为穷,西北民变(其实很多也是兵变),因为穷,军队越打越少,最后被内忧外患给整趴下了。
国家穷,人民也穷。辽东兵变,可以说是一级一级克扣导致兵没钱而哗变,但国家专款专项也是扣牙缝挤出来的。西北民变,一部分原因是兵没钱而抢,一部分原因是民没钱而被逼得跟着抢,然后大家都来抢。
对于国家来说,为了稳固想要钱,崇祯的办法就是收税,但说实话,西北民本来就穷,加税就是逼着造反,而造反后,崇祯又要用更多的财力来平反,成了一个正循环,窟窿越补越大。
但是,国穷民也穷,钱去哪里了?虽然崇祯的大哥、老爹、爷爷……都不怎么敬业,虽然明朝年年有战,虽然这是个烂摊子,但说回来,这摊子再烂,能比他祖宗朱重八面对的环境更烂吗?
我认为不是,张献忠、李自成组织叛军到处跑,还能越活越滋润,那高迎祥自己养活三万骑兵,哪来的钱?他们自己不事生产,主要工作就是抢,如果这个社会真那么穷他们到哪里抢?
何况西北本来就是个穷地方,即使出现天灾人祸,那里更穷一点,对于整个大明的社会财富影响并不大,中原、华东、东南大片地方,天灾并没有多么严重,即使有点天灾,以前的财富积累还是可以扛过去的。
我虽然没有严谨的历史数据支撑,但我大胆猜测,整个社会的财富其实还是有很多的。但为啥明朝末年的历史,给人一种国穷民穷的感觉呢?我认为有几点:
- 崇祯真没多少钱,朝廷很困难;
- 正史主要关注皇帝相关的事件,而财富如果不在皇帝手中,并且,如果皇帝没有关注到有钱的那群人,那么正史中就会漏掉这部分;
- 民穷的表现,主要是因为崇祯那些年主要对付民变,所以正史中对这些穷人着墨较多,显得很穷。
那么明朝的钱都去哪里了呢?我猜测有几个地方:
-
显贵。
老朱家的男人,只要不是皇帝,各个都会有个爵位、封地,而这一大帮子人,不但不事生产,靠着自己的封地获得收入,而且还有国家每年给的银子,除此之外,他们作为一方土财主,强取豪夺、欺男霸女,少有人管,各个都是只进不出的貔貅,他们绝对有钱。比如这张献忠搞死的楚王,抢走了楚王的大笔家财,为自己的事业融到了资。 -
达官。
正所谓「修得文武艺,卖与帝王家」,那些靠着读书、捐钱、拼命、自残拿到了权利的人,大多都是中饱私囊,地方的盘剥百姓,中央的层层克扣,这些官员就是崇祯和百姓之间的筛子,百姓上税,到崇祯这里,这帮官员逐级拿个十之一二,100 块钱中只有 50 块钱到崇祯手里,崇祯拨款,也是这么个法子,50 块钱只有 10 块钱到目标百姓手里,就这么一个来回,百姓交了 100,等到出了事情想要崇祯救济一把,崇祯不吃不喝不花销的情况下,最后百姓也只能享受到 10 块。说是国穷民穷,实在不为过。 -
军事。
明朝和很多朝代类似,到了最后都是连年战争,军费开支巨大,我们抛开刚才已经说的贪腐问题,只说军费消耗,这也是很大一笔开支,而这笔开支,不像赈灾、免税、投资,赈灾、免税可以让农民活下来,来年种植收税,投资可以收利息或增加 GDP,比如投资水利工程,增加粮食收益,降低水灾。但这保卫战争,就是个无底洞,所有的东西都出消耗品,你没办法像努尔哈赤或皇太极那样,跑到别的地方抢一波来用于生机,你的体量没地方可以抢,你的人员结构中军人占比太少,也不适合靠抢来维持生活。
保卫战简直是个赔本买卖,对方有 6 万骑兵,你需要养十几万骑兵+步兵来防守,并且还要有很多工人来建筑工事,在成本上,你不但人多,而且给每个人给的工资也比对方多,即使这样,这是还有可能失败,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如果只从财务角度讲,如果我们就出 6 万人的伙食费,直接汇款给对方,然后敌人你就花钱买我们的粮食,也不用拼上性命为口饭吃。其实对双方都好。但政治家从来不会只考虑财务问题,崇祯不会,努尔哈赤也不会。努尔哈赤有梦想,崇祯怕努尔哈赤有梦想,得嘞,既然大家跳进猜疑链中出不来,那么只能是「干就完了」。
这里说个题外话,大明作为防守方,有坚船利炮,为啥防守兵力还比攻击方多呢?我大概有点猜测,先挖个坑,以后再分析。
说白了,钱被达官显贵藏在自己手里了,而另一方面,国家还把钱填进了军事这个大漏洞中,而国家越折腾越穷也就可以理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