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管理 观点

「利用碎片时间」——别再骗自己了

Posted on 2016-08-17,15 min read

time:2016-08-17

author:wolf3c

字数:4.8K

目标读者:喜欢自我管理(时间管理)相关内容者、希望提升自己效率者

目录:

[TOC]

提出「利用碎片时间」

摘自MBA百科碎片化时间词条 对碎片时间的定义:

碎片化时间指的是受众因为需求多元化以后,其工作生活所呈现出的零碎时间段。在移动互联网中,“碎片化” 时间指的是人们等电梯时、等公交车和地铁时、乘车时等一些分散性的时间。移动互联网用户能够充分利用 “碎片化” 时间通过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来浏览新闻、玩游戏、阅读电子书这些零碎的时间虽不起眼,但被重聚之后能够产生巨大的效果,“碎片化” 时间显得越来越重要。

其中还有对碎片化时间商业价值的研究:

Flurry 公司曾进行过一次调查,在美国境内随机抽取了 15371 名 13 岁以上的苹果设备使用者,统计他们 24 小时之内使用 app 的时间段及使用行为。调查表明用户一天之内的 app 使用率随着时间逐渐上升,到晚上 9 点达到顶峰。虽然使用率随着时间段的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数值,但从全天使用情况来看,用户在 24 小时之内均花费了一定时间在移动设备上,而且包含了用户所使用的各种类型的 app。

一切都合情合理,不是吗?

风靡的「利用碎片时间」大法

有理论依据,有研究结果,也符合我们实际生活的体验,碎片时间和睡觉已然成了「阻碍我们成功的两座大山」,它们耗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,却毫无产出。

各路老师、专家当然要站出来为大家提供一些好的方法,让大家利用有限的生命成就无限的辉煌。所以,利用碎片时间做事情的概念流行在各个自我管理文章、书籍中,估计你也没少读过。很多人见此类内容如得真经,他们走路的时候听歌回复信息、坐车的时候看视频、吃饭的时候看新闻、聊天的时候刷朋友圈、工作半小时上一会微博、睡前刷一会淘宝、睡醒刷一会微信……不论是为了什么,大家都尽力利用一切「碎片时间」。

坚持下去,成功指日可待,不是吗?

「碎片时间」不是让你「把时间碎片化」

有一句话说得好,「下班时间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」,年轻人谁又不想有房有车有存款,所以我们喜欢利用在公交车上的「碎片时间」看公众号文章,回到家读书。但回到家想起来一篇文章还没看完,那就先读完在看书吧,用十分钟看完文章,发现几个不懂的东西,所以就百度了一下这些概念,不过百度的内容讲的不明白,所以又在知乎上查了一下,发现相关内容大神们回答的非常棒,所以当然要认真研读一下了,这要一来二去,发现已经 2 个小时过去了,放下手机,感觉脑子里全是一堆大神的嬉笑怒骂、引经据典,拿起书却无法进入状态,怎么办呢?大概自己需要放松一下脑子了,打开网易云音乐听首歌吧,正好利用这会「碎片时间」看看朋友圈吧,然后就是:

「利用碎片时间」——别再骗自己了_1
「利用碎片时间」——别再骗自己了_2
「利用碎片时间」——别再骗自己了_3

…………

对了,应该看书的,一看表发现又 1 个小时过去了,已经 11 点了,所以只能从现在看到 12 点再睡觉。

突然,手机响了:

「利用碎片时间」——别再骗自己了_4

听到手机声音后,无法静心读书,利用一小会时间马上回复一些吧。然后,就一发不可收拾,开始聊天,不一会儿,12 点半了,必须睡觉了,明天还要早起上班呢,今天没有读的书明天上班路上再看吧。

10 分钟洗漱完毕,躺在床上,反正一时半会睡不着,利用这会「碎片时间」看看有没有收到重要邮件,以免耽误工作。「小李这 213,发的这是什么东西,一句有用的都没有」,「这事应该老王解决,转发给他」,「领导又让后天出差,我的拉杆箱太大了,应该买个小的,对,上淘宝看看……」

打开淘宝……

等再看时间,已经凌晨 1 点半了,再不睡觉就真起不来了……

上面说的只是晚上,其实很多人一天都是这么做的,并且,大多数情况下会进入一个奇妙的循环:

他们每天发现自己的「碎片时间」很多,所以他们就想要利用起来所有的「碎片时间」,他们想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利用起来,所以他们找了有很多可以用于「碎片时间」的事情(eg:新闻、邮件、即时通讯、朋友圈、公众号、打电话、整理桌子、淘宝买东西、看书……),然后他们就尽可能去完成所有的「碎片时间事情」,他们的时间因此变得更加碎片化,他们发现自己的「碎片时间」更多了。周而复始,他们发现自己的时间全是「碎片时间」

上面这种状态其实不是利用「碎片时间」,而是「把自己的时间碎片化」,然后自欺欺人的认为自己很努力。是的,这种状态的人每天看起来很忙,他们自己也觉得自己很忙,如果不看忙出来的成果,我们会以为「没了他们地球转速会变慢」呢。

如何判断自己「时间碎片化」程度

实话说,我并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方法,也没有什么论文可以引用,我只是提供几条自认为不错的方法供参考:

  1. 统计自己每天的时间。看看每天的时间都用来做了什么(注意,这是给你自己做的事情,没人会关心的,所以不要抱着炫耀或怕丢脸的心态骗自己,更不要去发朋友圈。)。在自己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开始计时,被打断时再次计时,就这样一直持续,不论是吃饭、工作、走路、睡觉,都详细的记下来,晚上睡前,统计一下你一天的时间,看看你学习用了多少时间、干有用的工作用了多少时间、浪费了多少时间、无聊的聊天用了多少时间……如果你认真做了,我猜你会大吃一惊。
    • 推荐一本书《奇特的一生》,讲的是苏联学者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方法;
    • 推荐一个时间统计APP——Toggl ,它的时间总结汇总的图表很棒。
  2. 任务回查法。每天早晨开始工作前,给自己定一个「今日事项计划」,写下今天要做的事情和完成标准(量力而行,如果不是特别小的事情,建议不要超过 5 件),晚上看看自己完成了几件。这个方法可以和「方法 1」一起使用,同样,不要骗自己,弄出十几件耗时三五分钟的事情让自己晚上怡然自得是没有意义的。
    • 推荐任务列表APP——todoist 可以对任务做优先级、项目分类,最喜欢它可以直接使用「自然语言」设定时间、事项、优先级的输入方式,学习成本低使用效率高。

好吧,如果你知道了自己「时间碎片化」程度,那怎么改变呢?

防止「碎片化自己时间」的做法

这里有 3 件事情需要说明:

  • 时间不可被管理,准确的说,我们只能去管理自己;

  • 以下方法是我自己使用的方法,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,或你发现我的方法对你无效,欢迎邮件交流

    wolf3c@gmail.com

  • 以下方法只是针对脑力劳动者;

  • 这里只说明如何对抗「碎片化自己时间」,并不是一套完整的自我管理方法。

开始:

  • 每件事情开始前,清除干扰:

    • 手机调到震动模式,除了来电可以震动(或较小的提示音),其他信息无提示音、无振动、无亮屏幕;
    • 将手机放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,比如身后;
    • 将电脑的 QQ、微信、办公IM、邮件等应用的消息提醒关闭,如果你怕自己手贱打开,可以考虑直接关闭应用;
    • 带上耳机,即使不听歌也要带上,这样其他同事就不会「没事做找你聊会儿天」了;
    • 如果还怕有人还是不揣冒昧来烦你,那么给自己桌子上扔几团手抽纸,装作自己感冒擤鼻涕的纸,这样他大概就敬而远之了;
    • 拔掉座机电话。座机电话一般仅仅是公司内的沟通使用,公司有一部分人喜欢用座机电话说一下鸡毛蒜皮的事情,他们喜欢这种同步的做事方式,所以他们总是默认别人随时方便(即使你不方便,那个电话也在叫),在你专注的时候,座机的铃声足以让你忘了自己在干吗。并且座机很多时候不在身边,如果你不在,那么一个办公室的人都要忍受它的怪叫,你回来后,如果别人不提醒,你也不知道有一个电话找你。
    • 给自己手边一张纸和一支打开的中性笔,在做事情的过程中,如果发现有了新想法、新问题……记在纸上,等结束后处理,而不是中断自己的事情马上处理;

    可能有人怕别人找不到自己,耽误了事情,其实,如果真的是十分重要紧急的事情,那么他们总会打电话的,你的手机会用震动提醒你,很多事情其实没有必要即时处理,同样,很多时候大家的邮件和 IM 信息既不重要也不紧急,尤其是 IM 群聊,废话永远占多数(那些没有废话的群,一天的信息 10 min 就能看完)。

  • 做事前先计划;

    • 如果只是简单的事情,那么在自己脑子里考虑一下「先做什么,再做什么;过程中需要什么东西;事情完成的标准是什么」;
    • 如果事情比较麻烦,那么最好在纸上规划一下;
    • 事情步骤比较多的时候,最好用纸列出清单。最常见的就是打电话咨询问题或沟通事情,你最好将自己要说的事情逐条写下来,然后再拿起电话,打电话的过程中,拿着一支笔,一边聊一边将结果记录下来。
  • 做事时学会处理中断:

    • 在我们做事情的时候,常常会被打断,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,一切都记下来,告诉同事自己待会处理;
    • 在与人沟通的时候,尽量使用异步通信工具,不要鸡毛蒜皮的事情就跑过去打扰别人,最好用邮件或 IM 工具,就像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想被打断,其他人也不想。当你一直坚持这种方式,其他人也慢慢会使用这种方式联系你;
  • 每件事情完成后,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作为休息;

    • 莫法特休息法确实让人着迷,但是我建议你不要急着使用,还是安安心心给自己 5 分钟不要考虑工作事情;
    • 如果没啥可运动的,可以去上个洗手间、打杯水、伸个懒腰……
    • 一定不要做重脑力的劳动(至少在你对自己的精力控制得很好以前,不要这么做)。不要看邮件、信息等;
    • 休息时间 5~10 分钟即可,不要因为自己已经连续工作了 2 小时就给自己 30 分钟的「视频时间」;
    • 除了正常的睡眠时间,不要用睡觉作为休息的手段,睡觉也会大脑需要更长的准备时间,每天 7 ~ 8 小时的睡眠足够你的大脑了,顶多再在中午打盹 10 ~ 20 分钟;
  • 将收发信息集中起来,开辟一整块的时间用来收发信息;

    • 在这段时间里,一定要将所有的信息处理掉,如果是比较大型的事情,记录在自己的待办事项中,不要马上去着手处理;
    • 认真对待这段时间,不要因为是处理 IM 信息,就带着玩微信的心态;
    • 对于聊废话的信息及时跳过,对于和自己不相干的邮件,马上删除;
    • 对于一个事情,30 秒内想出处理办法(即使这个处理办法是咨询别人或需要详细研究也可以,以后给它一块独立的时间处理即可),不要在一个事情上纠缠太久,不然你就忘了自己是在干嘛;
    • 不要干巴巴等人回复,如果确实紧急,那么电话沟通,如果可以等一段时间,那么去做其他的事情,对方自然会回复,反正也不着急,等在那里做什么?刷朋友圈么?
  • 最好不要使用番茄工作法

    • 番茄工作法受到很多人推崇,也被很多人使用,但在我看来那只适合自我管理高位段的人士,并且应该不是任何情况都可以使用的方法;
    • 实际使用中,番茄工作法让我很焦虑,因为我老是想起那个时间,我老是想起是不是时间马上到了,搞得自己很惶恐;
    • 你怎么确定自己的任务正好 25 分钟能完成?答案是不能,如果你可以准确评估自己的任务时间,说明你是一个对自己工作效率有很好把控的人,那么你就不会被「把自己时间碎片化」困扰了;
    • 你 25 分钟能做什么?答案大概是进入状态,除非你可以在一两分钟时间里进入专注状态,不然你的番茄都是只有水没有营养,如果你进入状态需要 10 分钟,那么番茄工作法只能让你每小时工作 30 分钟,而不是 50 min,也就是说,你坚持一天也只是工作了 4 小时,所以不要说研究表明每个人注意力只能专注 30 min,很有可能你 30 min 也没有到专注状态呢;
    • 做一件事情,把它做完,然后休息,这样就好了,不要用固定的时间限定自己。

「碎片时间」很难完全消除,所以,如果你可以保持每天专注做事 5 ~ 6 小时的时候,你大概可以考虑一下利用自己的「碎片时间」做的什么了。

留点「碎片时间」给自己

我们的「碎片时间」确实很多,我建议可以用这些时间做以下事情:

  • 思考。

    虽然我们每天做事情的时候一直在用我们的大脑,其实我们更多时候做的是输入、简单处理、输出,我们我们真正的思考时间太少了,导致我们对问题的看法一直流于表面,一看见「钓鱼岛」就问候日本人祖宗,一看见「南海」就要打死那帮龟孙儿。

    思考问题是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开始做,不用在乎是否明亮、是否拥挤、是否有电。

    你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小问题记录下来,利用「碎片时间」想想,没有?那么去搜一下「Google 面试题」。

    关于思考,我建议读一读大前研一《思考的技术》。其中「摆脱成就思维方式的方法」一节会让你发现很多有趣的可思考内容。

  • 冥想。

    好吧,我只是从一些理论中知道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冥想,但我没实践过,仅供参考。

  • 观察。

    你会发现你遇到的每个路人都很有特点,你可以观察他们的着装,也可以看看他们的神态,听听他们打电话的口音和口头禅…… 然后推测一下他是个怎样的人,他是哪里的人,他是做什么的……

    你会发现特别有趣,慢慢的,你会不自觉在生活中使用这些技巧,去推测朋友或同事在做什么、这两天心情如何、上周末去了哪里、他今天是不是磨洋工……

    (EOF)


请在这里留言讨论

<<< 回到首页 <<<

下一篇: 查找手机:低频却重要的功能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