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目标和完成目标,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。我从小就听爸妈教育我一句话——「有志之人立长志,无知之人常立志」,父母之所以说这个话,因为我总是无法坚持把一个事情做好。
小时候,大家对于写字好看有很深的执念,而我恰恰在写字不好看的那一堆人中是佼佼者,有一段时间,我爸每天监督我在 A4 大小的本子上练字,每次至少一页。
除了这个,学好英语也是个头疼的目标,每天背单词的目标过几天就被我抛到脑后了,看到随身听好,又信誓旦旦地要买个随身听每天练听力,听力没练出来,流行歌磁带倒是攒了不少,还把很多方便面钱浪费在买电池上了。
二十年过去了,我还是那个「常立志」的我,每年的目标基本都是抄前一年的目标,每到 12 月底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准备着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,但是过了春节后,基本上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今年的命运。
就这么来回折腾了几年后,我为了让自己能打破历史规律,也找了一些书和文章来看,大家都总结的非常棒,但真正用来实践,发现大多数原则或方法的可用性不高,至少对我这么个普通而散漫的人来说,它们没有改变我。
当然这个主要问题可能在我,我是如此普通、散漫、不自律,设立个目标都不会用 smart 原则逐个 check 一遍,用 GTD 发现两三天记录的任务数量就让自己连整理的想法都没有了,用番茄钟到了 25 分钟,但任务刚开始所以索性把番茄丢到一边……
好在,在一次次失败中,我慢慢的培养出了自知,很多被捧为瑰宝的方法,我也不再往自己身上套用。
就像我以前提到的,自我管理这件事情上,重点是在自己的内心,而不是在学习方法。
很多人完成目标过程中,总是考虑各种有的没的的问题,总是关注解决各种没用的问题,到头来,目标没完成,烂七八糟事情搞了一大堆。
这就像你往山顶爬,本来一心一意往上爬的话,可能一个小时就能到。但你不是,你出门还没到山底下,觉得自己的鞋子不够专业,回家换双鞋;走两步觉得自己应该带点野营的帐篷、食物,到了山上可以边欣赏风景边吃点东西,好吧,再去准备一番;终于背个大行李袋来到了山脚下,你想现在太阳太烈,不适合爬山,找个树底下吃点东西,准备涂点防晒霜;涂好防晒霜,总能出发了吧,可没走两步,因为背的东西太多,爬不动了,看见路边休息的妹子长得漂亮,再休息一下聊聊天,看不能不能一起上山搭帐篷露营……就这样,发现一天结束了,还没到山腰,想想回家明天再来吧。
很多人完成个目标,也有类似的问题,一会要找个好软件来管理自己的任务,一会又要看这个软件是不是开源,是不是信息安全,美不美观,是不是在维护中,扩展性怎么样,和其他工具的协作怎么样,是不是多端同步……
你不用笑,包括我在内,很多人或多或少有过类似的问题。但说实话,在我现在的想法中,对于我们大多数人,什么软件差距并不大,至于开不开源、安不安全,说实话,我也不是公司大佬,也不是什么领导,我就算把自己做的目标完成情况发到网上,估计没几个人看。要是有几万人天天研究我的这些信息,那我可能才需要考虑一下房贷要不要还大额。
还有美观问题,大多数长得不咋地、字写得跟鬼画符一样、连个火柴人都画不明白的人,记录个任务,反倒是审美要求很高。你要是真那么关注美观,不说改变外观,至少先写一笔好字,或者画个工工整整的电路图也行啊。
其实,我想说,大家目标完不成,很多时候都是不想完成,我们总是拿其他事情来搪塞自己的时间。
说实话,从你自己的目标来看,目标之外的事情(尤其是你拿来搪塞的事情),基本都是浪费时间,这个事情对于目标完成并无帮助,可能在几个小时后就被抛之脑后了,可能在未来除了用来搪塞时间,也不会有什么大用。
可能有人会说,我找到了一个特别好的软件,我特别喜欢,我在用它管理自己的任务,但是,你因此变了吗?放心,你很快会找到这个软件的问题的?因为你心里面需要一个原因让自己去搪塞时间,除非你心里变了。当你心里变了的时候,可能你用不用这个软件,影响并不是很大。有,可能更方便,没有,你也可能完成目标。
用一个比较抬杠的话说,从 50 年前往前数两三千年,那么多成就事业、达成远大目标的人,没有 Things、Any.Do、Todoist、滴答、Google Calendar……他们甚至都没有找到一个趁手的 app,就开始封邦建国、未知探索、人类发展、学术研究的事业,为啥到了你这里,就必须要要有个多端同步、开源、维护中的 app 呢?你已经有纸笔了,这还不够吗?何况你还有手机、电脑、微信、QQ、Things、Any.Do、Todoist、滴答、Google Calendar……
所以,我给自己总结了这句话「目标之外,一切为 0」,当我在找理由搪塞时间时,用这句话来警醒自己,让自己回到目标中来。用这个不断锻炼自己内心,希望我能慢慢变成那个「有志之人」。